张国平老师首次直播关于流量获取与互动问答全文

本文是11月21日晚国平老师首次直播视频整理,感谢国平老师分享!由白杨SEO七徒弟阿拉波花了三天半整理而成,全文 3万多字,分享给喜欢流量和SEO的朋友,本文全部打赏会转给阿拉波。

说明:因为是用一个在线文档整理的,所以直接复制过来保留了格式。本篇是上篇,另外中篇与下篇,可在本公众号次条和第三条查看。如果要看视频,看点直播小程序上有,直播ID:295016890,可以回放。正文如下:

开场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捧场,这是我第一次直播。好像有很多熟人也来看了,我在生活中是一个很很闷的人,也很内向。一般出来参加活动就比较少,公众号「光年实验室」的这篇文章(白杨SEO注:国平:我以前在阿里巴巴的流量方法论【授权转载】 )是我高中的同桌让我给他的孵化器去讲一下才写出来的。

记得那个时候,我算是一个过气“网红”吧!曾经在博客时代写过一个博客「SEM一家之言」,我告诉大家真实的访问,大概每天有一万多的UV访问量,作为一个专业性的博客来说也还行吧。没有出书的打算,因为出书太...我觉得还是积累的不够。

自我介绍

我大概说一下,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有很多东西以后会在公众号文章写的。怎么说呢?

做「光年实验室」是这样子的,说一下「光年实验室」为什么要现在来做。因为现在大家对流量获取,还有玩流量的这些方法……我一直在一线,从来没有离开过做流量的一线。从2015年到现在大概是做了好几个产品,我们自己做产品,就做过很多。

01 外贸

我做过外贸,外贸B TO C,而且亲自去跑过工厂。特别特别有意思,那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段时间。虽然你们都叫我什么流量专家,但我自己并不想当那个专家。大家知道我的兴趣在哪里呢?比如说那个时候做外贸去江苏虎丘。去那些工厂里面去看,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高速上开着车去那边看,看着那些工厂的工人是怎么样把衣服做出来的,特别有成就感的事。当时我们外贸B TO C项目大概有3间工厂,100%的订单都是我们给他的,在虎丘公园那一带。后来也去过潮州,看过VERY WANG 的生产线,对我这个做流量的人来说,觉得特别有意思。真的,那个成就感才真的很好。

我们的订单养活了三个工厂的工人,他们是按计件来的。我当时跟那个供应商说,问他们:你们在每一件能拿多少钱?他们说:是能够拿15块钱一件。我就跟那个供应商说,那我能不能让利10块钱给你?你给他们每个人加10块钱。因为我是湖南人,那个时候我们的那个婚纱的出厂价是300块钱,我们直接把它标成299美金再卖。10块钱的那个让给你,当然是可以的。我觉得就10块钱,应该能很大的改善他们这些工人的生活。那个才是成就感爆棚的时候,我并不想成为一个,大家所追崇和景仰的一个什么专家。只是我特别喜欢在一线做事情,做那个外贸B TO C网站,让我积累了很多很多的经验,大概做了两年半时间,深刻的了解大家的痛点。

我去义乌大概也去了六七次吧。每次都待一两天,两三天去过很多这种,比如说十三行,很多地方。大家能想象一个做流量出身的人,怎么会喜欢做那些事情呢?

02 独立B TO C网站

因为那个时候,我在阿里的时候,我们是跟亚马逊抢流量的。做阿里这样的平台,在美国市场要跟他抢流量。虽然亚马逊是C端,我们是B端,但是我们的很多关键词都是撞车了。比如搜索引擎上搜索:MP3播放器。你不用管他是来买MP3的,还是来批发MP3的,但是我是肯定要拿到这个词的流量。所以我们就跟亚马逊抢流量。

一开始,我们没有太大的底气,因为毕竟别人是做数据挖掘的鼻祖。那个时候也比较年轻,很多时候就有点怕,但是后来发现:美国人有他们的思维,他们的优势,但是中国人也有独特的优势。比如说亚马逊就比较死心眼,那个时候只在六个国家做流量。但是我们呢,我们肯定不会这么思考问题的,中国人肯定不会这样思考问题。当时我们的目标定位的国家是191个,这些国家的流量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就去查微软在每个国家的市场占有率,首先要有操作系统,有操作系统才能上网呀,上网以后才能做贸易,我们就是网上的贸易。

当时统计了微软在全世界各地的占有量,发现有那么191个国家还是占有率不错的,目标就是这191个国家,所以这就是。但是在美国呢,我也必须跟亚马逊PK,我们也想过很多方法,包括各种方法,你们能想到就是竭尽全力,甚至包括比如说,HR去亚马逊挖人。最后我们跟他PK下来了,虽然它胜得比较多,但是我们也能赢,所以我当然就不怕亚马逊了。当我去做外贸B TO C的时候,怎么会要寄生在平台上,说寄生可能不太好听,就是我怎么会觉得我抢不过它的呢?我当然觉得做一个独立btoc网站,也能抢得过亚马逊的流量,所以我不会想着要去它上面开店。

但是现在不是这样,我觉得大家在平台上就像文章里面写的,你就做一个内容的供应者。我说的内容是泛内容,泛内容是你们在淘宝开店,也是给淘宝提供的内容,这个内容就是商品,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说,看有没有做流量的能力?如果没有,先从平台开始好了。

03 shopify

后来做过很多,做过很多那种比如说,后来又去折腾的shopify。有点像有赞商城,但是不太一样。我当时就想,看到那么多工厂......首先是这样子,我说一个事情,可能这个有点不一定价值观正确,但是可能因为我是湖南人的原因,天生爱打抱不平,也是这样一件事情触发了我。

大家知道淘宝商城那个时候出了一个事情,就是提高手续费。淘宝那段时间好像也有封了几个店,当时就有一个淘宝商城的事件(白杨SEO注:淘宝十月围城),就是有很多人,他们在那里静坐、示威。新闻上好像也有事,那天我就在那里经过,大家知道我的感受吗?我的感受就是因为这个平台的流量,很多是我带来的。十几年前就是个全栈工程师,我是能够一个人把一个网站从头到尾做下来的,实际上我们那个B TO C网站的第一版,就是我一个人做的。流量,我一个人把它做到6000多,才开始招人的。

那个时候我就觉得,当时有个人拿着高音喇叭在那里喊,要知道那种场面就是有人在静坐、绝食之类的。那个时候我有个想法,如果那个高音喇叭给我。我会跟他们说什么呢?我会跟他们说:你完全可以独立自主的做B TO C,你不一定要依靠平台的!只是那个时候我们没有这个勇气。

04 独立站系统

后来我就想,我就自己去做个这样的产品。整个烧了大概快接近千万吧,快接近千万,就做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做的不成功。

越做我就越意识到了,这不是一个什么平台独立站的系统的问题。所有的人都缺流量,系统和流量相比所有人都好不容易的选择流量。我现在看有赞的盈利状况好像不是太好,当然是这样的。流量约等于钱,所以那个平台就放弃了。

05 独立APP

后来我就转去做社交的流量,整个东西都是一脉相承的。社交的流量,做了一个最不好做的方向。大家都知道APP后来被证明留存会非常的有问题。是,折腾了很久,就已经好几年过去了。但是在这些过程当中,我做过那么多产品。有意思的是我每一个产品,我们的流量都是不缺的。

我会轻而易举的拥有很多流量,但是可惜就是留不住他们。我毕竟是不是一个产品人,产品不是我的特长,后来我就觉得应该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06 光年实验室

做这个光年实验室,也是因为我最近并没有做太多的事情。有一年多的时间,我是在筹备。大家知道我的性格,就喜欢折腾,我还折腾过特别多有意思的事情。因为有很多的朋友找我,说他们有流量问题,我就发现这些问题比较简单。

我今天还在跟一个面试的人说,他担心我们的营收,或者说他担心我们到底是干嘛的?大家有没有想看过一个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他另外一个名称叫盗火者,他把天神的火种给了人间。我觉得我有点那个角色,想要做这个事情。

现在我们掌握的很多工具和方法,不过我们服务平台都是那些大公司,有时候我感觉并没有那么好。比如我说一个事情,那个时候我给携程做顾问。携程那个时候跟去哪儿打得很厉害,因为焦灼不下,去哪儿已经抢走了携程25%的机票的市场份额,携程用一个方法就逼着去哪儿出局。

当时去哪儿有酒店业务,这个新闻应该都搜得到吧,我说出来也应该没事。携程就使了一个方法,就要去哪儿出局了。携程就让那些酒店二选一,不光是360和QQ 二选一样(白杨SEO补:还有双11,你懂的哈哈)。那些酒店必须二选一的,因为很多酒店40%或者50%的交易额来自携程,携程只要一个方法就可以让去哪儿没有好房源。如果你的酒店被发现,在去哪儿上卖,那我就把你在携程上的店下架,就这么简单。

那个时候我作为携程的顾问,我给他做流量,我肯定会尽心尽力的给他做流量。但是你问我内心的感受是什么呢?我会觉得不能这样子吧。这些商家怎么想呢?我就想,如果我是那个酒店,比如说我是汉庭、7天,怎么可以被这么要求呢?如果自己有能力,前端汇聚流量,我为什么要这样的被要挟呢?所以我就觉得我可以尝试着做这个事情,到今天我也不知道能做的怎么样。

个人的力量太小了,我曾经试图挑战过一些事情,但是后面证明一个人做不成什么事情。可能现在我只能说做到哪里算哪里。把我所知道的一些东西,在我精力允许的范围内,在我们团队的资源允许的范围内,能够输出多少是多少。只是做这样一个简单的事情吧,这个就是我们光年实验室要做的事情。

很多时候资本的事情,也没有考虑太多。实际上我们,今年初拒掉了一个大概1200万的案子。只是因为我觉得并不喜欢做那个事情,我们这样的公司有时候也是蛮穷的是。但是呢,如果要来我们公司的话,还是有钱途的,因为流量约等于钱,所以如果我们能真的能解决好流量这个问题额,我相信前景也不是很悲观。主要是这个社会意义很大,能够同时兼具社会意义和前景。

回答问题环节

现在可以开始回答大家的问题,不想这个开场讲的太久了。20多分钟了,到时候我会汇总一下大家的问题,会有同事把那个问题发到我这个手机上。

问题1:PC端软件适不适合做移动端流量?

流量当然可以去做。我知道这个潜台词:PC的软件只能在Windows上用,用户在手机上就算知道了,可能也不能下载。

没关系的,大家知道PC的流量是没有下降的(白杨SEO:这里国平老师可能想表达是,PC上搜索软件的流量是没有少的,有需求还是会搜。如果从整体上说,白杨SEO觉得PC上的流量被微信,头条等移动端分流不少),只是说额外增加了一堆手机的流量,你可以去做,而且有些方法也没有那么复杂。用户只要对你一个软件,觉得有用,他们会从手机上发送微信分享到自己的PC上就下载肯定是可以这样子的。

问题2:海外独立站获得流量有什么好建议?

我还真有几个建议,而且立马就能用。

白杨SEO补:海外独立站,是指一个独立域名的网站,不管你是2b还是2c业务的。

Similarweb

首先大家应该去看一个网站叫similarweb,把每个国家流量前1000名都列给了你,大家在任何一个国家做流量,都要把这张表拿到。当然如果你在欧洲,你应该把每个国家的这张表都拿到。我们把这些这些网站叫做渠道,你是个独立站也好,亚马逊的站也好,这些都是你要获取流量的。

假设在亚马逊上开店,你也完全可以在google上把亚马逊的这个单品的SKU的页面,排得很靠前的。你在那个叫Quora这种问答平台也可以出现你的亚马逊的某个页面,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流量肯定是要先看这些,每个国家的前1000名的这些渠道。

让内容在渠道中间流动

一定要考虑这个事情,你怎么能够切入进去?这个切入也也蛮简单,大家知道我在文章里面有句话:让内容在渠道中间流动。一个字都不能少,特别是「中间」两个字。以前有很多的微博账号,他们内容就搬运自YouTube,所谓的中间呢?你可以把A渠道的内容放在B渠道上去争取流量。把B渠道上的内容,C渠道上又去争取流量。让内容在渠道中间流动,最重要的两个是内容和渠道。如果渠道你已经有了,就想这个渠道欢迎什么内容呢?就知道到底还要什么内容。

案例:马云赢在中国

我举几个特别有意思的例子,脱离互联网来讲,我说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刚进阿里的时候,我以前的老大,2000年做阿里巴巴的那个流量团队。他2002年开始建的,我的老大工号100多号。在阿里,大家知道这个是很老的员工了。刚入职的时候给我上了一课,那个时候我们团队有16个人,大家都很专业。

他说:你别看我们这个团队这么多人,但是我们整个部门做了那么多事情都比不上马总一个人做流量的水平。

我就很纳闷:马总是做流量的吗?

他说:当然是做流量的。

大家现在都知道马总肯定是做流量的,他的流量渠道在哪里呢?流量渠道当时在CCTV。大家知道吗?就是当时CCTV2,有一档节目叫「赢在中国」,让一些创业比较有名气的人去点评其他的创业者。至今现在2019年了,很多那机场里面都能看到当年的视频。

那个时候马云还很瘦,还有史玉柱,你们知道吗?那是一个多么好的渠道。在当年的央视的标王好像是CCTV2还是CCTV1,是按一秒钟一万块钱来计算的。但是你要知道赢在中国这样一个节目,有时候足足给了马总十几分钟来讲他的理念,这个时候你当然可以植入呀, 大家注意看马总是怎么讲他的那些理念。他时不时就会提到我在我们阿里巴巴怎么办,在我们阿里巴巴怎么样。当时广告是一秒钟一万块钱,他可以侃侃而谈十几分钟,因为他提供了内容。内容是什么?就是他的点评,渠道就是CCTV2。在十几年前,CCTV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多么强势的渠道。这些渠道,你想他们的编导在愁什么呢?他们在愁内容。就是真的,还很难找到一个能够像马总那么能讲,而且讲的一套一套的人,能够让大家觉得听得好有道理。

我相信马总因为这个节目一定看了太多的书,准备了太多的东西。因为当年阿里巴巴还是很弱小,这是一次多么好的曝光的机会,既然别人提供了一个渠道给你,哪有不去植入内容的道理的?阿里线下的销售,应该也要几千人。如果有听说过阿里,你跟他推销。他说阿里巴巴是什么鬼听都没听说过。但是如果CCTV2都在说有一个叫马云的,好像是阿里巴巴的创始人,我还听过他的一些理论呢。那你这个时候销售的时候,至少知道你们公司。而且在央视上曝光了,他也觉得这家公司信誉度应该没什么问题。

让内容在渠道中间流动,大家体会到了吗?还有一个流动,也是个很重要的事情,你要有流动的技巧。流动的技术,还有数据,还有团队这些,这个就是大家要去发挥的地方。你可以用这句话去套所有的网站,比如说谷歌需要什么内容?大概谷歌每天都有十几亿人,在搜索他们想要的东西,这些人是需要内容的。我相信很多人也是能提供的,只是说缺乏在这个渠道里面流动的技巧而已。

案例:七牛易拉宝

我再说一个流动的案例,那这个就更搞笑了。有家云计算公司叫七牛,我就注意观察七牛,它会出现在任何的技术的这些聚会上。他们无意当中摸索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技巧。我们在线下会有很多程序员的聚会,这些程序会提到很多技术问题。可能早年间七牛的人去分享一下,发现它的七牛官网的流量就增加了,所以他们就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只要有任何的这种机会让他们去讲技术,他们CEO、CTO,下面的任何有点经验的人都会出去讲,你会在任何技术会议上看到七牛的身影。这个就是给七牛提供了一个渠道:线下的这种程序员的聚会。

渠道只是一个渠道,它需要什么内容呢?需要有人在讲那些基础的干货,同时也会说这是犀牛的团队,那这曝光了。最有意思的后来那些人他们的进化,估计发现公司人实在太少了,派不出这么多人,怎么办呢?后来就发现了一个现象:我参加了任何的这种跟犀牛不沾边的聚会,比如说一个做流量的聚会,我也能看到犀牛。这个时候他们提供了什么内容呢?他们提供了一个易拉宝。也就是说这些技术聚会各种组织,他们关系都非常好。所以他们就把这个易拉宝,放在大家报名签到的地方,这个易拉宝就是一个内容。你能说这个易拉宝不是内容吗?这个易拉宝上详细的介绍了犀牛是干嘛的,他们有什么优势,还留下了一个微信,让大家扫去加他。在报名签到的地方,你就顺便瞟一眼易拉宝,他就赢了。

我以前问过他们:你们公司一天大概能寄出多少个易拉宝?我不太记得了,好像是一天能寄出100多个易拉宝。易拉宝是内容,这个渠道就是每个聚会签到的地方。这种广告费不一定需要有,有的时候我参加的聚会多了,参加些技术组织的聚会,官方都会说,你们要不要把这些易拉宝到这里来展示一下?你可认为这些组织就是KOL,他们只是一个小小的渠道。他的每一场聚会的覆盖好像几百个人。

案例:海外SNS

我说一些特别的例子,这些渠道实在太多,Ingstgram、pinterest。在北美市场的话,SNS是分裂的很严重的。我们统计下来,流量比较大的这种SNS社交网站大概有20多个。而且我预测,中国朋友圈也会开始分裂,实际迹象已经非常明显了。在shopfiy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都推断出中国可能从买家流量这一端,会崛起一个平台:汇聚了很多社交流量的社交电商。最后拼多多起来了。

有些炫耀的人,喜欢在朋友圈晒东西。在facebook也是一模一样的,就有人做了个lookbook,那就是晒东西的。你不是喜欢晒图片吗?就有pinterest这个专门晒晒图片的地方。像当年的门户网站,比如说搜狐网站既有新闻,又有房产,又有汽车,大概30几个类目,什么都有。但是现在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任何一个汽车的目录下,有很多很专业的网站。我是想打开大家的思维,所以讲一些特别的例子。

问题3:外贸B TO B网站独立站,内容重要还是技巧重要?

永远都是内容重要。

大家为什么对技术这么执着呢?让内容在渠道中间流动,大家对于流动的技巧特别特别执着。而且在中国呢,大家希望能够拿到一招制胜的方法。所有一招致胜的方法,只要第二个人知道,效果就除以2,第三个人知道效果除以3。互联网本来传播信息就很快,马上你的这个一招致胜的方法就除以一万,马上就不灵了。这些永远都会很快过时的,为什么不把同样的精力花在内容这一块?对于内容的锤炼和打造没有那么难,你只需要深入这个行业当中,知道用户的痛点是什么,内容真的不难去找。

内容是可以到处分发,特别是你掌握很多分发的技巧,可以把一个很普通的内容,就是因为命中了大家的需求,可以争取到大量的流量。永远都是内容重要。

问题4:SEO关键词这么多都投入买排名,投入巨大,小公司怎么以小博大呢?

我真的觉得国内没有几个人,对关键词挖掘做好的。大家相信我好了,你们所知道的这些巨头很多都是我们的客户,他们也并没有做的有多好。不要太高估了大公司,在大公司工作的人都知道我说什么。很多小团队在和大公司竞争的时候,也不要怕大公司。你根本不需要跟整个公司竞争,你只要跟这个公司的这个团队的负责人竞争就可以了。

如果大公司能垄断一切的话,那小公司真的不要活了。可惜的是我在很多大公司,偏偏看到的是一些技术不过关的人。反而我在很多小公司看到了很多特别有意思能力很强的人。只是他们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有点自卑,他们不敢去投大公司的简历。但是我在很多大公司,又看到....都能进来,我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我说一个例子,这个可能有点不太好,这个例子很有意思。有一家大公司SEO人员,看不懂HTML代码。他当时是怎么混进来的,非常的奇葩。有一家公司的技术人员,分不清32位和64位有什么区别。后来那家公司宕机了一天,我是非常不奇怪的,因为他们的运维就是这个水平,后来那家公司一些信用卡信息被偷了,还有什么宕机了一天没恢复,这个太正常了,我不能说是谁。很多小公司的人真的不用太悲观,我太有感触了。我有时候上午会在一家大公司,下午就会来一家小公司,他们在一个城市。特别有意思,因为都是一些现在的巨头,可惜这些经历不太能讲。

问题5:在做阿里国际站,推出词包的概念,我怎么判断买什么词包?

大概知道,就是P FOR P这一带是吧?这是阿里国际站上的,像直通车这样的一个产品。你还非得要看阿里自己的数据,阿里也肯定会提供一些数据,让你去买正确的关键词。就像淘宝直通车的关键词一样,所以你用百度的数据去套是不行的,你用google的数据去套是不行的。

我知道阿里国际站,站内搜索的那些关键词,当年我去挖词就是把用户有可能搜的所有的词都找出来,其中有一个来源就是把自己站内的搜索词都拿出来分析一遍。淘宝直通车做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多少人真的擅长挖词。我们最近就是在研究淘宝直通车的一些关键词,我非常惊讶,这么多年了,市面上竟然没有能够把关键词搞定的公司。

问题6:国内SEO外包服务商,后来发展的怎么样?

所有的外包服务商都已经出局了,也包括我们。本身我们目标客户受众很窄,可能全国能做的只能100多家。有40多家已经是我们的客户了,所以我们这个不是好的商业模式,这个我非常清楚。我为什么喜欢做这个事情呢?记得当时做第一个客户时候的样子,我的心态:你不给我顾问费我也愿意做!因为你会把所有的数据给我看呀,所有的复购-留存-转化-拉新,每个渠道的ROI。天呐,要是不做这个公司的顾问,我哪里能够看到这个数据?只有做到他的顾问,他们才会给我看这个数据,而且竟然还给我钱,那这个事情太美好了。但是大部分的外包商活的不好的。

流量这个事情很特殊,跟股票市场很像。比如说股票经纪人,你们能够找到一个非常靠谱的基金经理吗?很难吧,非常非常难。如果它更确定无疑的一年的收益40%,你觉得基金经理还缺你这点钱吗?我们是一家很奇葩的公司,我本身真的很喜欢这个行业,很喜欢这个事情,也只会有这样的奇葩公司存在。

他们要走量,这天然是相悖的。我博客里面说的很清楚,活得好的会是什么公司呢?他的客户数一定要多。非得有五万十万家以上。这些公司能够认认真真的看过一遍这个客户的后台有多少词在投吗?仔细的看一下那个落地页是怎么做的?完全不可能!只能用批量的方法。就像大锅饭一样,为什么食堂的菜不好吃?很简单的一个原因,火候是不够的,这么大一个锅要炒那么大一锅菜,火力不够,所以他很多菜都不一定能炒得熟。家里的,当然我会炒熟,所以我家里做的菜就有家常味道。家常味道很简单,就是这个菜做熟了而已。走量和做精之间天然是矛盾的,这是一个逆淘汰的行业。

问题7:刚创业的在线教育平台,怎么快速引流?

在线教育是竞争很激烈。我系统性的研究过,目前市场上三家:好未来、猿辅导、跟谁学。我买了它们的股票,我都知道它裂变有多少个群,也知道它最近的很多号都被封了,不是号,很多群被封。各种各的玩法,只是有些玩法我是不能公开讲的。我说了有些方法如果真的有效,两个人用就效果减半,三个人要除以三。我只能说私域流量这些很要做的,社群电商,企业微信这些全部都要做。

流量现在是由哪几家公司把持呢?百度,百度的量也有3亿。阿里是一个比较封闭的体系,是要买入场券才能做的。现在还有人妄想说,在淘宝上做淘宝SEO,不要想这个事情,你必须得花直通车的钱才能进去。我们早期也涉及过这些,因为我懂谷歌的搜索规则,所以我被拉进去参与了一些淘宝搜索排序的算法,我给大家的结论就是你先要买个入场券吧。所有的规则都是向那些花钱的商家倾斜的,你先买个入场券。我觉得淘宝就是一个自助餐,特别喜欢以前卫哲的比喻:阿里旗下的所有平台,1688、速卖通,b to b、alibaba.com、淘宝、天猫,就是一个自助餐。自助餐就是你肯定要买门票,这是确定无疑的,你不可能去免费吃东西。进了这个场子以后,那就真的就各凭本事。

当时卫哲举的一个例子,特别形象。到了自助餐的现场以后,大家都想吃龙虾、鲍鱼。有些人天生很敏感,天生资讯很强,知道哪里上龙虾,也知道哪里上鲍鱼。他就蹲在那个上龙虾、鲍鱼的地方,只要来一盘,就吃一盘。但是在很远的地方,同样来参加自助餐的那些人,他就一直在纳闷:这个这个龙虾去哪里了?为什么就是没看到龙虾呢?这个鲍鱼去哪里了?为什么只能看到一些不是那么想吃的菜?这些东西都去哪里了?这个封闭的系统里面的一个游戏规则。

我特别喜欢头条,也了解一些头条的历史。字节跳动,因为这个名字真的特别好,slogan:信息创造价值。这就是我们也在做的事情。我正在直播,在物理层面来看,不就是字节正在跳动吗?我把这个信息传递给了很多需要这个信息的人,这个信息是能创造价值的。

腾讯的流量,都可以去考虑的。大家也不要忘记了,除了这些头部的公司以外,还有很多APP日活几百万,都是可以去的。在即刻(白杨SEO注:一款基于兴趣推送的提醒APP)被封以前,我们从即刻上也拿到很多流量,我每天能够增加1600多个粉丝。我也可以不用做公众号,在即刻上面每天都增加1600个粉丝的话,那我就安心的运营即刻APP的内容好了。

大家都花点心思,多去想,一定要独立自主的去做好多事情。你们所有人和我们是一个竞争的关系。在流量这个事情上,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个一年能赚1000万的点子,我都不太信的。现在如果我告诉你一天能涨十万流量的点子,你要怀疑我的动机。

问题8:如何看真实流量和虚假流量?

这个看转化率。大家去买流量的时候,最好选CPA、 CPS (白杨SEO补:CPA:cost per action ,即按行动成本付费,比如注册APP。CPS: 即cost per sell,即按每卖出付费,白话说销售分成)。大家一定要对流量跟踪很上心,比如说移动端,一家小公司只有十个人,你都要派一个人去做数据。最起码搞清楚,你投了那么多钱去哪里了?有没有30%的钱都被一些人作弊给点掉了?这个不难的。web端,那些统计没有什么好用的。我推荐那个piwik,可以自己做一个百度百度统计这样的系统,因为现在百度统计并不好。

问题9:海外的ASO怎么做?

我首先跟大家说一下ASO原理,这个我还真的了解很多。我跟一些最早期的一些ASO流量做得好的人,私交还很不错。喜马拉雅的ASO做的很好是不是?但是雅喜马拉雅的ASO策略是抄袭自多听FM公司。多听MF有1000多万用户的时候,喜马拉雅才只有100多万用户。但是比较遗憾,因为他们在产品这一块错失了一个很大的机会,所以被弯道超车。真的不要从流量考虑问题,核心还是产品,流量是助推器

问题10:如何深挖某个行业的关键词?

接下来会有很多工具给大家的。我们公众号「光年实验室」文章里面有提到一个工具蛮好的。不过这只是第一步,我们内部是有好多工具的,我们内部大概有30多套系统。每个系统都不同的,专门有套系统来做词的挖掘的。这些词的数据,大家一定要拿官方的数据,你自己推断是不行的。

顺便说一下,百度指数和百度搜索完全不是一回事,大家不要用百度的指数来做决策。百度指数这个词很准确的,新闻搜索那些所有百度100多个产品,关于这个词的综合加权指数叫百度指数,但是它并不代表网页搜索流量。比如说「李宇春」百度指数应该还是很高,为什么呢?因为「李宇春贴吧」还是很活跃。搜索指数很高,但是能说网页搜索高吗?这个不知道。

问题11:如何快速创建私域流量?

大家一些基本的培训是要去看一下的,这些方法都容易学,那些方法也是一些正确的废话。都知道要这么做,但是请你告诉我,帮我落地,请你帮我实现你说的那个功能,很多人实现不了。大家要有一个心态:我是去看具体的方法,一些框架是什么,但是能学到一些立马能用的东西吗?没有的,你像我们公司,方法已经不少了吧,工具也不少,但是让我去做很多的流量,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执行的团队,我也是无能为力的。流量这个事情,需要把每一个细节落地,而且你在很多细节上要十倍于对手的效果。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个比喻:如果一个事情有5个环节,你每个环节只做90分,最后你的总分是59分。一个流量的策略要执行下去,可能不止5个环节,你在这里丢掉一点分,那里丢掉一点分,再好的策略,再好的工具,都是白搭的。团队肯定是根本,有了团队,他们去收集很多资讯,大家在一起商量着做事情,这个感觉还是很好的。没有速成的东西,真的没有速成的东西。

问题12:信息流投放关键词的用处大吗?有什么技巧?

当然大呀,我公众号「光年实验室」那篇文章写完以后,头条又改版了,关键是改的越来越好。有一个人跟我说的,所以我真的喜欢这家公司。

问题13:B端产品的冷启动,怎么找流量?

大家不用区分B端还是C端。在线教育是C端,但是他都是一群特定的人,B端也是一群特定的人。你们可能觉得一个买单的是个人,一个买单的是企业是不是?做流量不是这么考虑问题的,那是产品的事情,那是转化的事情。在拉新这个阶段,不用考虑是B端还是C端,因为你都是要找一群特定的人。大家可以不用说B端C端这个事情,他是有某些特征的。首先映入脑海的第一个渠道是什么?你就可以去做吧。

现在有个趋势:线上线下已经融合,没有纯粹的线上,也没有纯粹的线下,甚至互联网这个行业都消失了。相当于滴水深入到了海绵里面,那个水消失了,所以都是在融合。我为什么要举那个马总的例子,还有其他的例子呢?因为不是在线上获取流量,是在线下获取流量。线上线下有什么区别呢?只要你能够让用户过来,目标是过来,并且他们也能够买单,你为什么要在意这么多事情。

问题14:网页搜索的数据从哪里来呢?

一定要调官方的数据的。任何渠道猜是不行的,你怎么能有官方那么懂搜索量是多少。百度是有渠道的,到时候我们会有一个saas产品就会让大家批量调取到官方的数据。

问题15:如何去布局自己网站的关键词?有什么技巧?

关键词是不需要布局的,这是个很大误区。在我的培训和线下沟通中,我讲了无数遍。在座的(白杨SEO补:指当时在听直播的)很多人是流量操盘手,你以为你能控制流量吗?你不能控制流量,你控制不了流量。很多人说我有一个1000万粉丝,有5000万粉丝,好像说我有5个儿子,2个儿子一样的感觉。你觉得这些粉丝是你的吗?粉丝从来都不属于你,粉丝只属于他自己。大家不要有这种操纵关键词,操纵流量的错觉。页面也是,你操纵不了流量的。我不会去操纵流量,但是我只做一件事情,这就是为什么说我很喜欢头条,这么多人在找信息,信息是如此的稀缺。

大家想一下自己的体验,在百度上搜自己想要的内容,搜的到吗?你搜不到,但是你觉得整个互联网上没有这个内容吗?有的。但是他们都做错过了什么呢?错过了把自己的内容充分展示出来。比如说我公众号文章写的,整个这张词表看下来就一个诉求,多人在怀疑:阿胶吃了好不好?他们弄不明白。阿胶是中药还是食品?他们不知道什么人适合吃?这类的搜索,关键词加起来流量应该一天二三十万。但是你现在去百度搜,能找到答案吗?你找不到太多好的答案。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吗?一定有无数的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他们没有去讲或者没有做一个网页。做一个内容出不来或者有这个内容,因为各种原因,他们自己捂在自己的网站或者捂在自己的APP没有放出来。

我们要做的事情,不要说操纵流量。我做了16年的流量,不觉得我在操纵流量,**我只是把对的人带到对的地方,**只做这样一件事情。我做任何一个生意,APP,做一个网站也好,我绝对相信有很多能够需要我们东西的人,只想让他们都能看见我,但是我不会说我想操纵这个流量。互联网这个技术平台,你要用互联网思维,让别人看见你。比如说在搜索引擎,你要别人怎么看见你呢?就是你要有很多关于别人需要的内容的网页吧,把这些内容告诉百度,让百度来爬取。

你们知道信息不对称有多么严重吗?我是从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到有互联网时代过来的。我以为有了互联网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能打通所有的信息鸿沟,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找不到自己要的东西了。这么多年了,你依然找不到自己要的东西。信息要创造价值,很缺信息,大家不要以为百度收录了上万亿深挖网页就不缺信息了。它极度缺信息,一个极度缺信息的表现就是你在百度上找不到自己要的东西。

问题16:SEO排名和竞价排名会互相影响吗?

即使你买了关键词排名,有时候出现在右边,有时候出现在左边,但你也需要去做SEO。说一个事情,为什么说腾讯没有TO B的基因?他们永远都想不到,有些人用搜索引擎是要奔着去找广告的。腾讯这家公司很有意思,他们认为广告是邪恶的吗?1/4的用搜索引擎的人,他们用搜索引擎的目标就是去找一个他们需要的服务,而且他们会直接奔着商家去找,不会点自然结果。比如说要去办一个签证,那他就想那些自然结果,说不定上当,反而不敢乱点。但是那些正在投广告的商家,他想点,他想找几个,因为那些人在投广告的话,那说明他在做这个业务。**广告不是邪恶的,只有一个事情是邪恶的,你没有把对的信息传递给对的人。**这是双输的,只有这个事情是邪恶的。广告不邪恶,只要你把这个广告传递给了对的人。你在百度上做流量,SEO,PPC都要做。

问题17:如何看待竞价流量,过分竞价带来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我的一个生活经验,你怎么确定你是良币呢?你怎么确定对方是劣币呢?如果一个很坏的人都比你还努力,你这个好人还值得赞扬吗?你不用觉得是这个样子。这个事情在原来阿里也经常发生争论,有人说内容重要还是技巧重要?内容重要还是渠道重要?渠道重要还是分发的技巧重要?每个人都要争个你死我活。你知道这个东西的潜台词是什么吗?说内容重要的人,他只擅长做内容,他不擅长做渠道。说渠道重要的人,他只擅长做渠道不擅长内容,所以它一定要自己的优势碾压别人的劣势。但真的不是这样,内容重要还是渠道重要?我就用一个比喻来终结这个问题,好比你要走路,你用左腿和右腿,现在请你告诉我。是左腿重要还是右腿重要?不要讨论是内容重要还是渠道重要,还是技巧重要,就好比不要讨论如果我要走路,到底是左腿重要还是右腿重要。

**凡是所有的优势我都要去争取,别人的优点我都要吸收。**如果他们通过某种技巧过分竞价能够打败你,那么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打败你的?一定要吸收别人的优点,就是吸星大法。流量这一块,我最擅长这个。我的流量方法论里吸收了无数人的观点,并把它演绎,加上自己的思考。那些做灰帽的技巧,你以为我不知道吗?我在学生时代,在2002年,我就已经能够操纵很多渠道的流量。我还算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经常会很低调的潜入一个圈子,看那个圈子的人在干嘛。你们熟悉的流量圈子,我都熟悉。比如说各种各样的什么共享软件,一些通过黑客方法做流量的圈子。

我了解的越多,跟大家说一下观点:最好的黑帽就是白帽。你根本不需要这么躲着藏着去做流量,光明正大的去做流量。你只要做一件事情:一定要把对的信息传递给对的人。一个做流量的人的基本的价值观和操守:一定不要去做恶。(白杨SEO:2012年接触SEO才一年多就知道国平老师的博客,以及这个价值观了,所以近十年来,也是非常非常认同的)

这个人明明不属于你的客户,为什么要强扭着让他过来,而且你还花了这么大代价。一个精准的用户胜过太多泛泛而来的用户。有些品牌很有性格,你只要稍微说个不字,就不要买我的东西了。他就是在过滤掉和排斥掉那些不是同一个价值观,不是相同一个味道的这些客户。这样子,我反而觉得真的做得也很开心,是吧?

问题18:Google关键词数据有工具吗?

Google的关键词数据肯定是有工具的,这些工具我们都会来开发。

问题19:企业微信怎么看?

企业微信,我不太知道官方的态度。我有加他们的一些产品经理,也帮他们推荐了一些资源。我把一些我的客户,他们需要用微信的推荐给了产品经理。在一个大的公司不是少数几个人说了算的,我完全都不懂企业微信,官方到底想干嘛?或者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想要干嘛?企业微信,新闻上说的,堵不如疏。完全可以把大家想要做流量的这种心态,好好的疏导。大家要做流量的这种能量是很强大的,而且也真的能够成就一家公司。

比如说,淘宝一个策略就非常成功,淘宝即使是一家小公司,它也一定会成功。因为它让客户成功,客户成功就是他的成功。怎么说呢?客户的成功也能够推动他的成功。我就说一个细节,所有的淘宝店都是shopID.taobao.com,所有的淘宝店,淘宝的logo挂在那里,搜索框挂在那里。大家设想一个场景,一个人兼职或者说美滋滋的开了一个淘宝店,这个时候,他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他的淘宝店网址发给他所有认识的人,这是帮淘宝涨的流量。

必须去把你自己的利益跟客户的利绑定在一起,你越成功,客户也很成功。反过来,客户越成功,你也要成功。淘宝是一家小公司做都能成功的,现在活跃的还在经营的淘宝店店主,好像有800多万个,每天有多少流量是这些店主给淘宝拉来的?他们动用所有的资源,给自己淘宝店引流,但是这个流量全部进了淘宝这个大池子。你的商业模式,如果能够和用户的利绑定在一起,是一定能成功的。这种模式已经在无数的平台上成功了,当年pinterest也是这样做起来的。

必须把用户的利益考虑j进去,我比较幸运加入阿里巴巴。尽管也有些不是太好的事情,但是总体来说让做技术的人,明白了很多技术之外的东西。人是需要信仰的,需要有一点价值观的,你总要相信一些东西。

建议企业微信官方可以去疏导这些事情,可以给大家提供更多更好的工具,在不影响C端用户体验的情况下,可以让B端能够兼顾他的利益。企业微信有一个很不好的地方,如果一个员工离职,竟然要所有的客户确认一下,才能够把自己的微信转给另外一个员工。真的没有TO B 的基因。怎么可以这样子?因为客户属于这个公司的客户池,就应该属于他。为什么还要让用户再确认一遍?这中间有好大的流失率。那个功能对B端商家是不友好的,但是C端用户,他非常care这个功能吗?我觉得C端并不care这个功能。C端原来属于这家公司的客户,这个客户现在转移到了另外一个人接手,客户会在意这个事情吗?不在意的吧。

每个企业微信一天大概能加50、60个人。但是一家公司企业微信认证以后,可以申请2000个企业微信,用来加人应该够了。首先一点,企业微信完全可以替代现在所有的客服系统,大家可以把所有的客服系统替换成企业微信,用户的个人微信可以扫企业微信,加到你这个池子里来。企业微信为什么值得做呢?它还有官方的API接口可以群发消息,只是一个月只能发四次,有点像那个服务号。这个也是为了避免过度骚扰用户,这个够了。因为我一家公司没事的话,不会群发那么多消息的给用户的。但是我给大家群发的时候,一定能够要用户的利益获益。这样子呢,你用企业微信才能够做的更好一些,不然用户会把你拉黑。

企业微信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功能,如果用户拉黑你,你可以收到通知。大家也可把API用起来,有很多有意思的功能,比如说针对很多行业有特定的功能,金融,在线教育......可以给每个老师配一个企业微信,可以管理学生,管理班级。可以给教授配一个企业微信,可以用来管理所有的客户。现在功能还比较简陋,要不下一篇文章我就发一下企业微信是怎么用的?我们有个公众号叫「光年实验室」。

据很多人跟我说,是很可靠的消息,企业微信将会开放朋友圈和大群。原来企业微信的群只要20个人,但如果可以有500个人的群,那你在个人私域流量里面的玩法,可以在企业微信里面玩,没有任何差别。朋友圈也可以开放,应该也是真的。像facebook信息流,无论是公司的信息还是个人的信息都可以更新在个人的时间流上的。

问题20:当下是否有流量洼地?做流量的时候通常把精力放在很多渠道,如何做取舍呢?

这个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先广泛的去多看下渠道,如果某些渠道效果很好,那就选头部的两三个来做。肯定都是这样子,无论我们是做投放,还是做免费的流量渠道。

问题21:说一下微信SEO?

微信SEO,大家去用一下就明白了。微信现在开始索引了很多,他们认为可信的一些内容来源,像知乎等等……现在如果想做好微信SEO,所有能够在微信首屏搜索里面,能够搜到的网站,那上面应该要有你的内容。因为它本来也是一个渠道。比如说知乎的流量,单独知乎这个渠道也是可以长很多流量的。更别说这些内容,马上就会在微信搜索里面出现,这个是要去做的。

公众号认证后权重高。有一些不好的迹象,有人就养几百个公众号,每天都发满这个内容,这些人额外获得了很多流量。但是不是很好,我多说一句,腾讯是完全有机会做好搜索引擎的,完全有可能把搜索从百度里面抢过来。只是呢,在大公司就是这样子。

头条可能更有机会,头条做搜索,有个坑就是他要自己要干掉自己。如果用头条的搜索优先都是头条系的所有的内容,那么头条搜索就完了。当年一淘搜索也是这样子的,一淘就是因为淘宝的内容优先,一淘这个搜索引擎就没了,互联网向来就是开放了。小程序为什么很难起?因为他不够开放。想一想,如果有一家公司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随便封我的小程序,可以随便封我的H5,那不会觉得我在这里很有安全感。想想为什么网页web生态那么繁荣?因为它高度自由。除非国家、法院有个禁令要把我的域名给封了,谁也封不了我。大家觉得在这么严格的生态下,能出来一个好的生态吗?我真的不觉得。

微信真的是很可惜,从阿里离职的很多人都在谈,微信可以完全再造一个阿里这样的生态,可惜他们整个公司没有TO B的基因。我再说一个例子,微商本来也很有机会,有赞、微店这样的微商。当时觉得微商能起来,但我看到一个东西,就知道微商它起不来。微信说:一部手机就可创业。当时听到这个口号,我就觉得完了。有赞这种正规店完了,绝对做不起来。为什么一部手机可以创业就做不起来呢?因为你们敢吗?就问你们一句话,如果你知道对方的微店、对方的有赞商城,最后只是一部手机,那你敢买吗?那就over了。他们经常在宣传这一点,告诉TO B的人,这个门槛有多低。但是你不考虑C端的感受吗?当然现在的这些微商是靠自己的能力做出来的。

国内国外的流量,我都比较熟悉。特别佩服中国人,我们那么勤奋,那么吃苦耐劳,应该获得更好的收益。但是在中国呢?人才这种互相踩踏的现象真的很严重。我给大家一个建议:海外的市场没什么门槛高,海外市场门槛很低的,流量特别容易过去。在海外,我超级有信心做流量。在中国,我想着那么多人,比如说微商,有些人有200个公众号,每个公众号都有上百万粉丝,我想想这局面都觉得有点慌。我不会觉得那个流量有多么容易。但是到了海外,我自由好多。中国很多资源,很多人力,很多能力都耽误在自己的国家,烂掉了。人才踩踏很严重,有能力的人,吃苦的人太多了。大家可以多考虑一下海外市场,我们可以不光输出说一带一,人民币。也可以输出我们的创造力,吃苦耐劳的能力。

问题22:阿里巴巴做通用的搜索引擎会有机会吗?

也有,就不要重蹈一淘搜索的覆辙。一淘特别有意思,当年我给阿里做顾问,一淘的办公楼跟阿里云是在一起的,都在西湖时代那个群楼D座。因为我经常去那里,所以有时候在电梯里,听到一淘工程师在吐槽:又招了100多个工程师。一淘真的很可惜,国内的独立B TO C,再过几年看吧,是一定能崛起的的。你想现在很多的微商大佬,没有一个不想自己独立自主来做事情的。大家永远不要低估了人类的这种愿望,他们达成一些事情的决心。再给他们几年,是一定能做起来的。

现在也有很多迹象,很多人可以不用依靠淘宝也可以活得很好。前几年不是这样子,假以时日,一淘以前担心的这个事情一定会出现。现在海外就是这样,平台并没有垄断那个流量的,平台占比比较小,20%左右,那边是百花齐放。那边这么形容吧,在一个B TO C网站买东西,跟我在超市买东西是一样的。我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如果被骗,银行还会把钱退给我,银行会赔我的钱。

在中国呢,随着越来越完善,独立电商我相信他还是能起来的。那个时候如果有人做聚合的搜索引擎,那当年一淘担心的那个事情就会出来了。大公司应该像小团队那么思考,假设你是没有任何资源的一个公司。阿里,我是蛮有感情的,希望它能够够活好。只是我也知道大公司就是这个样子的。阿里也有机会,谁有机会。

问题23:推荐一下SEM或者SEO书籍?

这个我可以推荐一下。有一本非常好的SEO书,但它不是任何其他的纸质书,是Google推出来的,叫「Google网站质量指南」。Google很有TO B的基因。Google和百度就很不一样,Google那个时候也面临这种情况,很多人要拼命在Google上做SEO,薅羊毛,要做流量。那个时候百度的反应是要堵SEO,甚至说SEO是骗子。谷歌不是这样子,堵不如疏,结果谷歌做了很高明的事情,把所有的做SEO的技巧都写出来。我们曾经用A4纸打印过那个指南,大概几百个网页吧,大概有五厘米厚。就是这样一本书,而且经常更新,专门有团队负责跟进内容。他不是书,他是一个网址,有点像维基百科,你怎么写标题?怎么样做图片优化?怎么样做这些收录排名?从官方的角度,一种说明的角度来告诉你,你要怎么来获取到免费的流量,非常非常高明的一个策略。

如果你觉得哪个网址不重要,请你用一个标记标记一下,让它的爬虫不要去爬。那我就可以把一些垃圾的内容给屏蔽掉,这是官方给我的工具。它又说,如果你觉得这些东西很重要,那你请你把它标记一下,我告诉你标记的方法。所以在谷歌搜索了一些东西,会有一个五颗星,那是一个酒店评价。而且在搜索结果页面就告诉你这个酒店是四个半星,有500个人评价类似这种。这个叫onebox或者叫富文本摘要,或者叫微数据,类似太多太多这样的东西了。

Google推出来一系列的工具,也推出来一系列的教程,这是多么双赢的局面。在海外,Google的流量没跌,Google的市值是超过facebook的。海外搜索引擎活的太好了,Google还是好多人的第一大流量来源。亚马逊是海外的阿里巴巴,它的生态做的好,但是它并没有像我们阿里和百度那么悬殊的局面。你想想看,作为外部的Google,它并不知道你的网站哪里好,哪里差的?知道这个事情的人只有自己。你觉得这个地方内容好,请Google多帮忙收一些,这个地方内容差,请帮我屏蔽。网站都遵守这个规范,告诉Google说:我这些是好内容,这些是差内容,这是多么和谐的一个局面。那些用户在搜索的时候,就能搜到特别多质量高的内容,而质量高的内容是那些网站告诉google的。这是最好的SEO教材,没有之一,大家只要看那个教程就可以了。

大家信不信?我曾经见过有十年SEO经验的人,这本教材里面提到的很多内容他不懂的。大家相信我的经验,有些人做了十年的搜索引擎优化,结果他们的一些知识面还没覆盖掉这个教程里面提到的细节。最近有好几个出版社邀请我出书,我很抗拒这件事。国内的,国内的SEO的书,基本不用看,这句话是不是会得罪人?我说一个事例,一家公司我不能说名字,CEO跟我讲,有人把公司流量只用一两年的时间,就从十几万搞到了一万多,搞得一塌糊涂了。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在这快两年时间,这个操盘手出了两本关于SEO的书。我听到这个事情以后,不知道怎么表达,我真的知道他是谁。

操盘手和传播者不是一样的。我在群响,加入他们那个组织,吸引我的是,它叫操盘手俱乐部。我特喜欢操盘手这个称呼,在流量领域分为两拨人。一拨人是操盘手,在一线正儿八经把流量搞过来,没有虚的。另外一块是传播者,会把别人的方法汇总并且理论化、系统化、逻辑自洽,再把它传播出去。到底是操盘手重要还是传播者重要?那肯定都是很重要的。不能说传播者就不行,也不能说操盘手就一定很厉害。不过要务实一点,你们还是要多看看操盘手的经验。传播者呢,还不错,贡献也非常大。我要说传播者我也很喜欢,确实有很多很不错的传播者。他们把很多的经验传播给了更多的人,让大家有个基本的套路来做很多事情。我不觉得谁比谁更重要,但是如果我们公司要招流量操作人员,肯定是去招操盘手,大概就是这样。

「Google质量指南」真的非常常良心。有个很好的技巧,过了这么多年,如果SEO排序算法改了,它会把一些相应的内容给更新过来,这就是我一个很窃喜的方法。我写了一个程序去监控了所有的网页,只要某个网页更新了,那就去看一下。我就知道,原来它这个东西又改了,他判断那个内容的方法又变了。连谷歌官方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个泄露了它很多机密。就是这么实诚,很多算法一旦变了,那些算法是不能公开的。把相关的一些指导的文字更新一下,注意一下文档后面有个更新时间,哪一年几月几号。如果你看到最近一周更新的内容,那是相当靠谱的。

有个简化版的「Google质量指南」,那个简化版版的指南只要20页,那20页什么都没讲,都是一些非常泛泛的东西。确实Google也推出来简化版的指南是个PDF。

问题24:谷歌的东西能不能同样用在百度呢?

一模一样,大家不用觉得国内国外的人差不多,没有太大的差别。很多行为习惯,在搜索引擎上面,一模一样。我找不出什么差别,因为两边我都知道,完全找不出什么差别。那些习惯搜索的词,谷歌里面图片搜索的流量很大,大概10%这样。百度也是这样,切换到图片搜索,搜索图片,这种行为是很常见的。

我们把搜索分为导航型搜索,问答型搜索,产品型搜索。大家知道,如果有一个东西做了很多年,我们是发明了很多自己的专业术语。比如说搜163的,就是导航搜索,他们明确的知道这结果的存在,他只是用来导航。我看有的公司90后员工就是这样搜的,他根本不记网址。我要进163邮箱,怎么进的呢?我就搜mail.163.com,我从来没有去百度搜过163邮箱,不是一个多此一举吗?但是好多人都是跑去搜索。

导航型搜索,问答型搜索,产品型搜索。问答型搜索就是说他不懂的东西,他问问题来问;产品型,他的资讯是很到位的,他明确知道哪个产品能满足它的需求。这里有很多这样的习惯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差别。Google的那个技巧,完全适合百度。百度有一个国情,有时候会人工干预,给自己的又加了一下权,它自己的页面总是可以排在前面。但是这个也是有一定技巧的,你就让百度把自己的内容排在前面,比如百度贴吧,那你就去贴吧里面去做流量。

问题25:百度小程序值得做吗?

当然值得做,这个不要问。

问题26:为什么叫光年实验室?为什么要用光年这个词?

「光年」是我们的商标。我大学学的专业是机械,当年为什么报机械呢?想有一天我要去造空间站,一直没忘记这个事情。在注册公司名称的时候,我就注册了光年。说不定哪一天光年是一家这样的公司?如果有一颗流星经过地球,我们可以上去采矿,是吧?可能到我老的时候,有一家这样的公司,去那个小行星上去采矿。这个商标我把它买下来了,将来我们可以做一些这样的事情。

问题27:邮件营销有继续做的价值吗?

这个问题蛮好。你不用管传播信息的渠道介质,无论是短信还是邮件,还是其他任何东西。你只要能把正确的信息传给正确的人,一定都是有钱途的。邮件营销,你还要注意一点,要加一个维度,把正确的信息在正确的时间传递给正确的人。这个永远不过时,它不就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媒介吗?重要的是你是谁?传播什么信息?

问题28:谈谈东南亚的流量?

除了市场不是很成熟,非常值得做的。因为阿里就布局了东南亚,大家知道吗?阿里一开始就对准191个国家做流量,所以我们有百分之九十几的方法是通用的。只有一个事情,考虑当地的国情,他们的习惯。比如说他们国家最大的搜索引擎是什么?最大的社交网站是什么?他们国家哪些内容受欢迎?为什么是这样子的?可能有一些我们不能理解的习惯,但是从技术角度来说,没有什么差别。

191个国家差异性很小,我在中东西是这样做流量,在东南亚也是这样,在中欧这边,北欧那边也是这样做流量。日韩习惯跟我们有点接近,所以我更加知道怎么做流量。俄罗斯那边,相通的,注意俄罗斯那边,最大的搜索引擎是Yandex不是Google。没有太多差异的地方,就是你东南亚,如果你要做的话,就是CPS联盟,Affiliate,还有好多那些东西。确实有一些国情的差异,比如你要一家一家去谈一下流量主。幸好东南亚那边中文还蛮流行的,而且大家去东南亚很方便,去过几次就知道怎么做了。

问题29:一个站点有多个语言版本,如何同时兼顾中文和其他语言?

其他语言我建议用二级域名来做。无论是在百度还是Google,二级域名就是一个独立的网站。域名和网站,大家要有一个基本的概念,比如163.com是域名,www.163.com是一个网站yun.163.com就是网易云的一个网站。在搜索引擎眼里www163.com和yun.163.com是两个不同的网站。也不用只问SEO,近几年社交媒体的流量,我们也做了很多。我们之前的产品,只要社交流量开始在中国流行,我们肯定是跟进的。

问题30:谈谈短视频?

大家应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花在内容上。顺便说一下我的一些观察和想法。短视频抖音的MCN机构,我都会偷偷偷摸摸的去参加他们的会议。我是一个无名氏,当然以后可能做不到这一点,这还蛮遗憾的。我喜欢成为一个无名氏,进入他们的社群,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我的观察,MCN机构在干些什么事情,他们在跟全国人民拼创意。这个真的不是那么很好,你想一想,抖音上还是快手上一个东西能火,或者说一年下来一个东西能火这是什么?可能是偶尔突然间想到一个创意或者说他恰好就在现场,或者说它就是由感而发做了一个东西,命中了大家的情绪。你说招300个主播,在公司,让一些人写脚本,让一些人做策划,这个事情总觉得是一个逆水行舟的事情。你要拼命的划船,千万不能松懈,一松懈,你就下滑了,没必要这样。

我倒是看好垂直类的,没那么贪心,也不是纯粹的MCN机构,我就是在做这个行业。做这个行业的内容,那么这个时候你就顺心的多。你有的是内容可以产出,你甚至可以把客户收到的包裹这个事情拍一个视频都可以,你随便怎么做内容,会有源源不断的创意涌现,特别是一些模仿的,没必要。大家觉得这个信息很高质量吗?

虽然我做产品不是很好,但是有一个观察,在信息时代谁能够把信息质量提升一点点,谁就能够胜出。如果有人做一个什么不是淘宝,随便什么宝,他的产品数和丰富的程度超过了淘宝。这个在信息上面是什么呢?他的信息更丰富一些,那么他一定能干掉淘宝,就这么简单。任何一个产品如果他能把把信息,比如说信息的量大,质量高一个10%,或者说传播的速度快了一点点。任何维度,你只要提升一丁点的效率,你这家公司一定会成功的。反之,如果你逆水行舟,你越往后,你就越焦虑,大概是这个样子。因为我自己在一两个产品上干过逆水行舟的事情,所以特别有感受。作为一家公司的决策人,在场的很多都是,你永远都不知道你自己有多焦虑吧,下面的人完全不知道。如果你觉得不对劲的话,那你很可能在干一个逆水行舟的事情。

问题31:谈谈Magi搜索引擎?

Magi搜索引擎覆盖的关键词还不够长尾。它出来的第一时间,我就对这个搜索引擎做了大量测试。我们将要推出的工具,它的底层跟Magi是一样的。我们有NLP的人,我自己也懂一些NLP的算法。刚才还在说,为了去做SEO,我们都去做搜索引擎了。这个我以前在博客当中写过的,我们自己能做搜索引擎,那再问我能不能做好SEO呢?大家相信我能做得好的。比如爬虫的参数,广度和深度优先,就几十个参数要调,我们都做过来的。

Magi后台的技术我都知道,我们的那个关键词提取,就是现在在公众号上发的第一篇文章,那个工具里面或多或少有一点NLP的东西。比如说它能够发现新的词,能够自己知道,这个词经常在一起话,那这个就是一个新词,这里面就是用到了NLP的一些东西。Magi这个搜索,技术上确实领先了一些些。但是大家创过业就知道,技术领先又能代表什么呢?你只要10%的优势,另外还有90%,要靠环境,团队。就是以纯粹的长尾流量,它并没有多少覆盖多少。稍微复杂一点,它给的结果并没那么好,还不如用百度,所以这个还要观察。

问题32:网红营销的未来趋势?

我坚定的看好直播,也坚定的看好短视频的未来,它提升了信息的效率。比如现在我在讲东西,公众号那篇文章的那些内容,我在线下重复了多少次吗?我加入了阿里离职员工的一些创业者组织,我比较愿意帮忙,所以去过很多公司。像今天直播这样,跟他们讲过很多东西,几十场是有的。讲过几十场关于流量的东西。因为是线下讲,没有录像,所以我讲的东西就更干货一些。那又怎么样?没人知道你的存在的。像这样直播的话,更多的人知道你,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出来讲。用直播或者短视频,建议大家尝试一下直播。

大家可能对直播有偏见,因为看惯了这种美女直播,打赏,大家觉得非主流的东西。但是假设这个东西是对你很有帮助,你会不会看?直播和短视频现在在一个最原始的阶段。原来在工业4.0,我设想过一个场景。我跑过工厂,知道工厂的很多痛点。这里说一下,大家觉得互联网的人很难招是不是?但是工厂也觉得很难招,这种难招不是说,招那种低技术含量的员工。一家公司,车工走了或者裁剪走了,你信不信它的质量马上就下降一些?把这个车工和裁剪,它的月薪也不低于20几K/月。因为他被另外这家公司30几K挖去了,这家公司的竞争力立马下降一节。而且我知道有一家公司,原来是另外一家公司的供应商,就因为这一点,就不能成为那家网站的供应商了。因为它们的质量不过关了。

大家以为只是互联网公司竞争很激烈吗?那些工厂竞争也很激烈,而且毛利还这么低。那个时候我想过一个事情,看到那些设计师在在画很多草图,对着创意冥思苦想,还问我的意见。我懂什么,不如去问用户好。当时我就有一个设想,要是有人发明一个系统,把那些客户都叫过来,像今天这种直播。跟客户说,我想设计一款礼服,什么场合什么用途,我实在没什么好创意,大家能不能给我点创意?我就在那里画,大家在那里边看我画,大家边给意见。这不是很好吗?这就是工业4.0。

这才是真正的工业4.0,让信息穿透那么多阻碍,直达最源头。在一个商品没有被制造上货架的时候,在创意的阶段,它已经在适配大家的意见和需求。我坚定的看好短视频,在5g时代更加不用说了,流量相当于不要钱。用户为什么愿意参与呢?实际上有时候你为了保密,你还并不会让所有人参与是不是?那你们这些建起的私域流量是干嘛用的?你们给这些用户分层分组分类,这是干嘛用的呢?这些用户都是你的铁杆用户,他们的意见,甚至你的用户里面有20多个设计师,你也可以把他找过,没有其他闲杂人等,你们20个人谈论创意,所以我坚定看好它。大家应该多多看看这些东西。

问题33:小红书的流量获取有什么技巧?小红书的搜索优化怎么做?

小红书有十万粉丝不代表什么的,因为50%到60%的流量是通过搜索分发。如果现场有做SEO的,你们的机会来了。在小红书上可以做SEO的,60%左右的流量是用户搜一些关键词带来的。达人的粉丝,粉丝在那个渠道并没有那么重要的作用。SEO不会过时的,搜索流量和社交流量,就是这两种流量。关键词永远都不会过时,我们还是用文字在传播信息是不是?

问题34:5G时代有新的流量机会吗?

我们公司有很多黑科技。5G最大的机会,不是在速度提升。我个人的观点,不是什么专家,但是我做过一些类似的硬件,做过很多硬件,反正爱折腾。比如说做过一些什么wifi探针,各种其地理位置的硬件。5G的机会不在于速度的提升,4G和5G在速度上,差异没那么明显吧。当然我试用过5G确实很快。大家想想速度快能带来什么呢?大家应该去看的角度,5G带来很多新的协议。大家想想自动驾驶是怎么实现的?自动驾驶是有两辆车,可以不经过基站可以互相协商,前面那辆车和后那辆车,第一次经过基站握手之后,以后就不需要经过基站,我们两辆车就可以自自由协商,叫D TO D协议。类似这样的协议才能够有很大的一个空间,所以不是速度提升吧,这里面是有很多机会的,有些事我们自己也在做。

问题35:好物圈是下一个公众号或者小程序吗?会对现在的电商造成什么冲击?

好物圈不应该这么做的。好物圈为什么内测这么长的时间呢?按照我那一套流量的理论,有些不应该获得流量的,获得了很多流量。有些能获得很多流量的人,却没有获得流量。仅仅是因为你那个内测的资格,把无数人挡在了外面。为什么这么做呢?我觉得不应该的,可以宽进严出,不应该偷懒的。不应该为了控制信息的质量,包括很多人吐槽的,微信的认证那叫一个难。TO B的基因,阿里不会干这种事情的。我们无数次的吐槽,无论给的API,还是这些产品的设计,就是没有TO B的思想。一定要有一个平衡点,绝对不能破坏C端的利益,但是也不要在B端这边这么不开窍。我相信微信好物圈,是想让用户用它作为私域流量的工具。但现在谁受益了呢?要考虑这个问题,所以好物圈目前的形态,我不看好,我的意见不重要,真的。

问题36:百度站长平台指南的含金量大吗?

官方也出了这么一个指南,就十来页吧,仿照谷歌的那个指南。那个指南,我觉得不太好,不是为了黑百度。你去模仿别人,怎么能够模仿出一个好东西呢?百度站长平台原本可以做得更好。因为我们是一个比较大的站,所以我们私底下跟谷歌webstore的人是有联系的。谷歌对外是不能公布他们公司的邮箱的,但是我们有他们很多人的邮箱。那边的思想,他们确实真心实意的为那些网站服务。为了更好的服务这些网站,他们还招募了很多知名的SEO专家。从这些专家的角度来优化这个系统,谷歌的内核思想跟百度的就不一样。百度的站长平台也没有更好,但是有总比没有好。因为这是官方的,只是他可以做得更好。背后的出发思想不一样,最后产品就会不一样。

问题37:后面会开流量相关的培训吗?

培训可能会有,真的会有,但是这次培训,我可能会线下做。2011年的时候做过培训,特别是最近,陆陆续续很多人跟我说,有些人甚至成了某家公司的CMO,有些公司的人呢,营收已经上亿了,特别有成就感。当然还有更多的人,啥都没有,真的啥都没有,就跟我说实话。

我还是想面对面的和大家沟通。培训本来就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还是要链接的。这个链接就是说,大家以为做流量就不需要走关系了吗?一定会有的,像我这么不擅长走关系的人,都被逼着去找关系了。线下是另外一个世界,线下是我们真实的世界,我们生活在真实的世界当中,所以网上毕竟还是一个虚拟的互联网世界。如果你能够通过线下,去做BD,商务拓展,那一下子能获得一大票的流量。

我要真正做一个务实的培训,绝对提倡大家面对面沟通,面对面链接。这些人出去以后,大家互相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关系。这个培训有可能,但是也要元旦以后了。上次的培训,我认为自己搞得很糟糕,因为没有形成体系。现在也没有太多时间去把它体系化。过去有些时候做的不是很好的,有一个动机,我要做现在的光年实验室。

在2011年做光年这家公司的时候,钱对我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但现在来说呢,因为所有人的信任,我们那些客户的信任,让我在金钱上面不会有太多的忧虑。我需要的也不多,后来我总觉得之前没做好,真的没做好,我想重新做一遍。我当年那些工具也没做好,当时也卖的很贵,记得当时我卖过一个工具1.8W年,但我自己对那个工具有愧,后来就没卖了。包括一些培训也是,我有时候看一下关于论坛的当时的一些群,我们那个培训群,看有些人还在说在找工作的事情,那我觉得我自己太失败了。

掌握流量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我想重新做一遍,这个是一个心愿。我以前在阿里的时候也做了很多很多事情,有的事情也没做的做得太好。我也想把原来的那些坑也给填了,接下来我还会把我以前在阿里的时候,有些没做好事情,希望有机会把坑给填了。

问题38:拼多多会对阿里造成冲击吗?

流量之外的事情,我并不擅长的,大家忽略我流量之外的意见。拼多多,我喜欢黄峥写的那几篇文章,我们也会思考这些事情。我们公司原来的slogan:「传递高质量的信息」。我把这句话写在了公众号文章里面。传递高质量的信息,我一个做流量咨询的公司或者做流量工具的公司,这是我们的solgan。拼多多的信息质量很不错,淘宝上没有的那些东西,它有。也在做供应链,我觉得这是正确的做法,做电商如果没有B端的资源,那你就做不好了。我们阿里的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好像腾讯的人不太知道。腾讯的人不太知道,流量不缺了,但是好的供应商是缺的。他们不明白这一点,这个真的是TO B 的基因。

流量是不缺的,我一个做流量的人说这一句话。那些电商用户,没有任何忠诚度可言。这里便宜五块钱,立马到我这里来,那边便宜四块钱,立马就过去了。这些流量是你的吗?或者说,这些粉丝真的是你的吗?阿里掌握了什么?中国最好的供应商资源全在阿里这里,只要是这个局面,你们做电商永远不可能超过阿里。我记得有一年,阿里的KPI考核并不是考核PV、UV、GMV,考核的是有多少优质卖家在那里开店。这才是根本,用户是看着货来买东西的,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常识。所以拼多多如果做供应链,我超级看好它。一定会冲击的,我也希望阿里能赢。

在阿里虽然有一些不是很开心的事情,但是有很多同事,我是特别喜欢他们的。我特别喜欢阿里的文化,特别特别喜欢,大家都不知道,我离开阿里这么多年,那些网站,我是经常会去看的。我就看现在的流量团队是怎么折腾这个网站,有时候我真的蛮失望的,特别是在海外、在东南亚这些流量真的可以做得更好。大家要做的产品应该跟阿里学,包括我创业以后,越来越深刻的理解这些。以前我对团队没有概念,对商业模式。为什么阿里是这么考虑问题的?

我还经历过一个项目,当时我在那个项目当中的时候,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等我离开以后,后面看数据的时候,我就明白了,为什么要这样做。那是关于支付宝的海外,结局已经非常明确了,所有人都离不开它。但是它是怎么样用杠杆,或者说把那个飞轮转起来的呢?当时没意识到这一点,我一直在纳闷,为什么出海这么多年在干这个事情?后来我才发现,原来这就是出海的一环。只是这样做,用杠杆去撬动是最好的。俄罗斯应该有1000多万个人有支付宝账号,你能想象吗?这个国家总人口好像是八九千万的样子,有1000多万有支付宝帐号是俄罗斯本国公民,我特别佩服这些。

阿里有好多好多做实事的人。我们早期真的特别开心,而且当时招我进去的这些老大,我也特别喜欢他们,真的是相同味道的人。大家看到我就知道,阿里真正的味道是什么呢?就是这样子的。我们以前面试的时候,有个闻味官。我们问过闻味官,你的标准是什么?因为他可以一票否决,甚至他有时候就觉得这个人不对,就不要他来了。不管他专业上有多么牛,我就觉得超级纳闷,为什么要这么搞?我问,你所有的感觉是不是有标准的?后来他说有的,有标准。他只有几个字形容:「又傻又天真的人」。在阿里早期都是“又傻又天真”的人,我特别怀念。

问题39:说说群控软件?

大家不要太执着这些东西,如果你没有好的内容,给你再好的工具也没用的。再说一下,内容在渠道中间流动,你有群控软件,只是在流动的技巧上多了一个帮手,但是你可能错过了的很好的渠道。错过了这个渠道,一个更好的放你内容的机会。你这个内容太垃圾了,每宣传一万个人才有一个人会成为你客户。不用去纠结这个,一定是整体思维,以最后的结果说话。我们国内的国情,喜欢什么一招鲜,大家不用太在意这个。我可能是一招鲜大全集成者,我在玩流量的过程当中,会探索大量的这种一招鲜的东西。再把它提纯系统化,但是我并不care这些东西。

版权属于: sbboke版权所有。

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张贴在跨境电商

相关文章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